-
开展量化肌少症评估——青海红十字医院老年医学科为老年人筑牢防跌倒防线
2025-04-05 09:23:11在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的当下,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愈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跌倒是威胁老年人健康与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不仅可能导致骨折、软组织损伤等身体伤害,还会使老年人产生恐惧、焦虑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的独立性和幸福感。而肌少症,这种以肌肉量减少、力量下降和躯体功能减退为特征的老年综合征,正是导致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元凶”之一。以往,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量化评估手段,对老年肌少症的管理较为笼统,难以精准施策,跌倒预防效果不佳。在日常生活中,肌少症患者常常会感到身体乏力、容易疲劳,上下楼梯、起身站立等简单动作变得困难,走路速度变慢,平衡能力下降。这些症状不仅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还大大增加了他们跌倒的风险。据统计,患有肌少症的老年人跌倒风险是正常人的2~3倍,跌倒导致的骨折、颅脑损伤等严重后果,更是可能威胁到他们的生命健康。
85岁的李爷爷就是一位肌少症患者,过去,李爷爷身体还算硬朗,生活基本能够自理。但最近几年,他明显感觉自己的身体大不如前,走路时总是摇摇晃晃,稍微走快一点就会失去平衡。有一次,他在去卫生间的路上,不小心被门槛绊了一下,整个人向前摔倒,导致右手腕骨折。这次跌倒让李爷爷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不仅需要长时间的康复治疗,日常生活也需要家人的悉心照料,心理上也变得更加焦虑和脆弱。李爷爷的遭遇并非个例。在许多社区和养老机构,都有不少像李爷爷这样因肌少症而频繁跌倒的老年人。他们的经历警示我们,肌少症已经成为老年人跌倒的“隐形杀手”,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跌倒是老年人健康的大敌,而肌少症则是导致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量化肌少症评估,我们能够精准识别老年人的跌倒风险,并采取多管齐下的干预措施,有效降低跌倒发生率,为老年人的健康和安全保驾护航。青海红十字医院作为全省老年友善医疗示范单位,院党委高度重视老年医学科发展及建设需求,率先引进老年综合评估硬件及软件系统,老年肌少症评估作为老年综合评估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为老年患者预防跌倒、日常生活能力以及潜在的风险预防提供量化评估,为该技术信息化、系统化、专业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每个细微的步态摇晃,都是生命发出的求救信号,每次精准的量化评估,都是医者给出的守护承诺”。《中国老年人肌少症诊疗专家共识2021》中提到:肌少症是一种与增龄相关的疾病,会引起机体功能障碍,增加老年人跌倒、失能和死亡风险,应引起关注。近年来,青海红十字医院老年医学科在陈永新主任牵头下,以“全人管理、综合照护”为核心,以老年综合评估为手段,不仅将肌少症等常见老年综合征管理从单一诊疗拓展为“筛查-干预-追踪”的全周期闭环,更通过新型软件系统赋能与资源整合,为高原地区老年健康管理提供了新范式。立足老年人精准评估与个性化干预,兼顾生理功能改善与心理健康支持,显著降低了跌倒等老年常见综合征发生风险。
未来,青海红十字医院老年医学科将持续完善老年综合征管理模式,用科技之光照亮银发族的安康之路,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关注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晚年生活。
知识链接:
什么是肌少症?
肌少症,医学上全称为肌肉减少症,是一种进行性、全身性的骨骼肌疾病。主要表现为随着年龄增长,肌肉质量逐渐减少,肌肉力量和身体功能也随之衰退。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肌肉量和肌肉力量会逐渐下降,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肌少症的患病率高达10%-30%,且这一比例还在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它不仅影响身体外观,更重要的是对身体的各项机能产生负面影响,导致老年人活动能力受限,生活自理困难。
肌少症的危害有哪些?
(1)增加跌倒风险:肌肉力量不足,会使老年人平衡能力下降,走路时容易摇晃不稳,上下楼梯、起身站立都变得困难,稍有不慎就可能跌倒。而跌倒往往会引发骨折、软组织损伤等严重后果,如髋部骨折,对老年人来说可能是致命的打击,不仅需要长时间住院治疗,还可能导致长期卧床,引发肺炎、血栓等并发症,严重威胁生命健康。
(2)影响生活质量:患上肌少症后,简单的日常活动,如穿衣、洗澡、做饭、购物等都变得力不从心,老年人不得不依赖他人的帮助,这会让他们的自尊心受挫,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极大地降低生活幸福感。
(3)降低代谢功能:肌肉是人体代谢的重要场所,肌肉量减少会导致基础代谢率下降,身体消耗热量的能力降低。这使得老年人更容易发胖,且减肥难度增加,同时,也会影响血糖、血脂的代谢,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
(4)加速身体衰弱:肌少症若得不到及时干预,会导致身体虚弱加剧,免疫力下降,老年人更容易生病,且患病后恢复时间延长,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和寿命。
如何早期发现肌少症?
1.关注身体变化:如果老年人发现自己最近走路变慢,以前能轻松走的路程,现在走起来很吃力;上下楼梯变得困难,需要扶着楼梯扶手才能慢慢上下;或者经常感觉身体乏力,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就气喘吁吁,这些都可能是肌少症的早期信号。另外,观察自己的四肢,若发现手臂、腿部肌肉明显变细,也应引起重视。
2.进行简单测试:
(1)握力测试:使用握力器进行测试,一般男性握力小于28公斤,女性握力小于18公斤,提示可能存在肌肉力量下降。
(2)6米步速测试:在平坦的地面上测量6米的距离,让老年人以正常速度行走,记录所需时间。如果步行速度≤0.8米/秒,则提示有肌少症风险。
(3)5次起坐测试:准备一把高度合适的椅子,老年人坐在椅子上,双手交叉抱在胸前,在不借助手臂力量的情况下,连续5次从椅子上起立坐下,如果所需时间超过12秒,说明下肢肌肉功能下降,可能患有肌少症。
3.医学检查:若怀疑患有肌少症,应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专业的检查来确诊,精确测量全身及各部位的肌肉量,以评估肌肉质量;此外,还可能进行血液检查,检测与肌肉代谢相关的指标,如肌酸激酶、白蛋白等。
文/图:老年医学科
排版:张雯
责任编辑:蒋明玲
审核:阿尖措 董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