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原上的生命接力:青海红十字医院联合茫崖市人民医院、格尔木市人民医院协作成功救治一例危重主动脉夹层患者
2025-04-30 09:45:44近日,青海红十字医院心脏外科团队通过医联体运作模式,联合省内多家医院,成功救治了一名危重主动脉夹层患者,为高原地区危急重症救治树立了新标杆,彰显了省内跨区域医联体建设成效。
基层医院精准判断
为抢救生命赢得“黄金时间”
患者张先生是一名长期奔波在青藏线上的卡车司机,16小时前驾驶途中突发左前胸撕裂样剧痛,蔓延至腹部。海西州茫崖市人民医院接诊后迅速启动胸痛救治绿色通道,通过急诊大血管CTA检查确诊为主动脉夹层,医护人员立即给予 β 受体阻滞剂联合血管扩张剂控制心率和血压,遏制夹层进一步撕裂风险,为后续救治赢得宝贵时间。 病情初步稳定后,患者通过医联体绿色通道转至格尔木市人民医院。该院“急诊胸痛中心团队” 接力开展严密监测与药物治疗,同时与青海红十字医院远程会诊系统实时对接,快速完成术前评估与准备。并将患者及时送往青海红十字医院。借助两家基层医院的快速反应和规范诊疗,为患者后续手术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场跨越2000公里、历时25小时的生死救援,展现了基层医疗机构与三级医院的高效衔接,也是青海省医联体建设的一次成功实践,为高原地区危急重症救治积累了宝贵经验。
致敬不凡
三级医院接续发力
顺利完成高难度复合手术
患者转至青海红十字医院后,一场多学科协同的生死营救即刻展开。医务部迅速集结心脏外科、放射影像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等精锐力量组成联合诊疗团队。CT三维重建检查结果揭示患者险象环生:主动脉弓降部穿透性溃疡显著增大且濒临破溃,胸腹主动脉血肿增厚,左肾动脉受压导致少尿,病情危殆。
经审慎综合评估,联合诊疗团队决定立即施行了 “主动脉造影 + 胸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在患者入院当日,借助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全程精准引导,联合诊疗团队凭借精湛技艺,运用微创介入技术,犹如在血管迷宫中精准导航,精确判断夹层范围并精准植入覆膜支架,一举覆盖病变段血管,成功解除主动脉破溃风险,同时显著缓解左肾动脉压迫,恢复真腔血流通畅,重要脏器灌注状况也得以显著改善。
术后,重症监护团队无缝衔接,采取有创血压监测、镇静镇痛及容量管理等一揽子综合举措,全方位守护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患者转入普通病房后,多学科协作持续发力,为其量身定制个性化康复方案,涵盖床边运动训练、呼吸功能锻炼及药物精准调控等多方面。护理团队实行24小时精细化心电监护与抗凝管理,康复治疗师同步介入指导早期离床活动,助力患者身体机能逐步恢复。最终,患者顺利跨越康复期,重获健康,康复出院,重启新生活篇章。
医联体赋能高原医疗
三级联动织就生命守护网
跨越2000公里、25小时接力手术…… 青海省这场高原生命救援,正是分级诊疗制度的生动注脚。从茫崖市人民医院的精准初诊,到格尔木市人民医院的规范转运,再到青海红十字医院的终极救治,三家医院无缝衔接,构筑起高效的救治闭环。
作为省级胸痛中心联盟核心单位,青海红十字医院持续向基层输出技术与资源,通过远程会诊、绿色通道建设和技术培训等举措,赋能基层医疗机构。如今,偏远地区的危急重症患者无需长途跋涉,即可在属地获得规范化诊疗,为后续救治赢得黄金时间。这场接力救援不仅彰显了医联体的制度优势,更为高原地区医疗协同救治树立了典范,让生命之网在青藏高原愈发坚实。
主动脉夹层被称为“血管上的炸弹”,每小时死亡率增加1%。此例患者的成功救治,充分证明了医联体建设在实现诊疗规范化、转诊无缝化、技术同质化方面的巨大价值,为高原地区危急重症救治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致敬不凡
科普知识
专家提醒:“突发撕裂样胸背痛”,可能是主动脉夹层的征兆,尤其是高血压患者、长期驾驶或久坐职业人群更需警惕。一旦出现类似症状,应立即平卧休息,拨打120由专业医护人员转运,切勿自行活动,以免加重病情。
科室简介
心脏外科,暨“心脏大血管外科”,自2016年成立以来,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区域内极具影响力的专业科室。科室以精湛的医术、先进的设备和贴心的服务,为众多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和健康的福音。
一、疾病诊治范围
常见心脏、大血管疾病的诊治,涵盖瓣膜病、先心病、大血管疾病、冠心病、严重心衰、肺心病肺高压、心包疾病等多个领域。同时,在严重胸外伤综合救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19年以来严重胸外伤及创伤性心脏、大血管损伤救治病例省内第一,西北第四,在胸骨、肋骨骨折“微创手术”及临床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参与编写出版胸部创伤相关中国专家共识2篇);在复杂鸡胸、漏斗胸微创手术方面处于省内领先水平。
二、先进技术与设备
1、已开展手术:复杂先心矫治手术、多瓣膜手术(置换、成形与修复术)、开放与微创冠脉搭桥术、微创与腔镜先心修补、先心介入封堵术。2017年以来,科室开展 A 型主动脉夹层“Bentall 手术、孙氏手术”;B 型夹层、主动脉瘤及创伤性主动脉损伤治疗采用血管置换修补、介入及Hybrid杂交手术(2018年省内首家开展大血管“杂交手术”,2019年以来开展大血管平行支架、烟囱支架、体外及原位开窗手术,2025年省内首台“WeFlow-Tbranch单分支分体式胸主动脉支架植入术”)
2、设备与技术:心脏外科团队常规开展“深低温停循环”及“脑氧饱和度监测”、“食道超声”、“MostCare 血流动力学监测”等先进技术,超声引导无辐射先心介入,为手术的安全和成功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IABP”“ECMO”“CRRT”等设备的应用,为重症患者的救治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持,2025年开展“左室辅助(人工心脏)”与“心脏移植”基础实验。
三、技术专长
1、心脏瓣膜置换、成形与修复术。
2、开放与微创冠脉搭桥术。
3、微创先心修补与介入封堵术。
4、严重多发伤、心脏大血管损伤救治。
5、胸廓畸形(鸡胸、漏斗胸)微创矫形术
四、特色新技术
1、主动脉夹层介入与杂交手术
2、右心导管检查及先心封堵术
3、腔镜先心修补与瓣膜手术
4、介入主动脉瓣置换术(TAVI)
5、MitraClip介入二尖瓣钳夹术
6、介入封堵治疗“卵圆孔未闭相关性偏头痛”
7、经导管“肺动脉去神经术”治疗肺动脉高压
致敬不凡
文/图:心脏外科
审核:阿尖措 董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