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新闻
  • 医院公告
  • 医院概况
  • 新闻资讯
  • 诊疗中心
  • 专家介绍
  • 患者服务
  • 人才招聘
  • 精准扶贫
  • 在线留言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无“辐”守护,匠心补“心”——青海红十字医院心脏外科成功完成经胸食道超声引导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2025-08-01 08:48:02
    无“辐”守护,匠心补“心”——青海红十字医院心脏外科成功完成经胸食道超声引导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近日,青海红十字医院心脏外科团队在多学科协作(MDT)的强力支撑下,成功为一名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实施了本院首例“经胸食道超声引导下房间隔缺损微创封堵术”。该手术全程在超声实时引导下完成,彻底避免了传统介入封堵术中不同程度的放射线暴露,并精准克服了患者巨大房间隔缺损(ASD)合并下腔静脉缘短小薄弱的解剖难题,标志着我院在绿色、精准微创心脏介入技术应用领域取得新突破。

        患者桑女士(化名)因巨大房间隔缺损伴间断胸闷气短入院。术前评估不仅发现其房缺面积巨大、关键的下腔静脉边缘组织短小菲薄支撑力弱,还查出了“频发室性早搏”,这为后续的心脏手术操作带来了显著风险。为确保整体治疗安全有效,MDT团队制定了周密的序贯治疗方案:首先,由心内电生理科汪鲁青主任团队,成功为患者实施了“心内电生理检查+射频消融术”,彻底消除了室性早搏这一潜在的心律失常隐患,为后续的心脏手术扫清了关键障碍。在心脏电生理问题解决后,针对其复杂的解剖结构(巨大房缺+下腔边缘薄弱)以及对“免射线”的期望,心脏外科牵头组织了包括心内电生理科、超声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等专家的MDT深入讨论。经过充分论证,团队科学决策了首选技术方案——经胸食道超声(TEE)引导下微创封堵术,同时制定了体外循环下直视修补术作为可靠的备选保障方案。

        这一技术方案的核心优势在于“绿色”与“精准”。手术仅需在患者右侧胸壁做一约2~3厘米的微小切口,全程依赖高清TEE进行实时、动态导航,医生在“超声之眼”的精准指引下,经心外途径直接送入并释放封堵器。术中,在麻醉科和超声科的紧密配合下,TEE清晰显示了巨大房缺的精确位置、大小以及菲薄的下腔静脉缘。凭借对超声图像的精准解读和娴熟操作,主刀医生成功将封堵器精准释放在预定位置。TEE即时确认:封堵器位置完美、形态稳定、完全覆盖巨大缺损,对脆弱的下腔静脉缘无不良影响,无残余分流!手术圆满成功,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

        该技术彻底消除了医生(免去铅衣负担)和患者(尤其对儿童、育龄女性及需多次手术者意义重大)的放射线暴露风险;TEE提供的高清、实时、多切面立体影像,使器械定位和释放比传统X线更直观,极大提升了处理复杂解剖结构时的精准度和安全性;同时兼具微创优势,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疤痕小,尤其为巨大房缺、边缘条件差(短/软/薄)或经血管路径困难的患者提供了新的微创解决方案。

         心脏外科主任李晓良强调,此例成功是医院MDT模式贯穿始终、优越运行的生动体现。心内电生理团队先行精准消除心律失常(频发室早)隐患,是后续安全进行心脏封堵手术不可或缺的前提。MDT讨论汇聚各科智慧,基于患者特殊的解剖条件和强烈的“免射线”需求,科学决策了最优手术路径——超声引导微创封堵术,并制定了周全的备选预案。术中多学科的默契配合则是技术成功落地的坚实保障。MDT真正实现了以患者为中心,为复杂病例提供环环相扣、个体化、最优化的诊疗方案。目前,桑女士恢复顺利,胸闷气短症状显著缓解。

        此次“免射线”经胸超声引导微创封堵术的成功实施,不仅解除了患者病痛,更充分展示了青海红十字医院心脏外科在微创技术应用、复杂先心病综合诊疗以及高效多学科协作方面的强大综合实力,为高原地区心脏病患者带来了更安全、精准、人性化的治疗选择。医院心脏外科已成熟开展包括传统开胸、胸腔镜辅助体外循环手术(先心病、瓣膜病)、经皮介入及各类微创封堵技术(含经胸小切口食道超声引导)在内的全系列手术方案,可根据患者年龄、缺损特点、合并症及个体需求,提供最适宜的“个体化”治疗。

     

    文/图:心脏外科

     

    审核:阿尖措 董秋霞

  • 回顶部
青海红十字医院官网 版权所有
Program C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