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合并多种慢性疾病、身体机能呈衰退态势的高风险老年手术患者数量显著增长。这一群体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远高于普通人群,对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构成了严峻挑战。《老年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2025版》明确对老年医学科服务职能提出要求,涵盖高风险老年患者的术前评估、围手术期管理及会诊等重要内容。切实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患者生存质量,同时有效优化医疗资源利用,为老年手术患者构筑更为稳固可靠的安全保障体系。
为切实提升高风险老年患者围术期安全水平和术后康复质量,6月23日,青海红十字医院医务部正式发布《关于强化老年医学科参与高风险老年患者围术期管理的通知》。各手术科室针对高风险老年患者围术期管理提出如下明确要求:
1. 建立术前协同筛查机制:手术科室在计划对高龄(≥75岁)、身体衰弱、多病共存或认知功能下降的患者实施手术或进行高风险操作前,必须严格按照常规程序邀请老年医学科介入。老年医学科需运用专业评估工具,全面、精准评估患者生理储备能力、认知状况、营养水平、用药情况及社会支持系统,切实精准识别患者围术期可能面临的风险。
2. 推行个体化优化方案:基于评估结果,老年医学科要与手术科室、麻醉科等相关科室密切协同合作,精心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如药物重整、营养支持、功能预康复、并发症控制目标调整等),全力在术前将患者调整至最佳身体状态。
3. 强化术中术后协同管理:老年医学科积极参与制定个体化的麻醉与手术方案,重点聚焦患者术中及术后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认知功能保护和疼痛管理。有效预防和管理谵妄、感染、跌倒、静脉血栓等老年患者常见并发症,助力患者加速康复进程,显著缩短住院时间。
鉴于老年患者群体的特殊性,青海红十字医院老年医学科积极采取一系列富有创新性、针对性的举措,以确保患者在围术期得到全面、细致且高效的照护。一是加强术前准备工作。老年医学科专家团队与手术科室紧密协作、协同配合,对患者进行全面、系统评估,涵盖心脏功能、呼吸功能、营养状况和认知能力等多个关键领域。通过科学评估,精心制定个性化的术前准备计划,全力以赴降低手术风险。二是强化术后监护服务。术后,老年医学科提供专业、规范的监护服务,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有效处理术后并发症,并提供科学的早期康复指导。这些举措有力促进患者缩短恢复时间,减少住院天数。三是注重家属沟通与教育。老年医学科高度重视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交流工作,为家属提供必要的专业教育和详细指导,帮助家属深入理解老年患者的特殊需求,以及如何在患者出院后继续提供科学、恰当的照护。四是深化跨学科合作。老年医学科与营养科、康复科、心理科等多个相关科室构建紧密、高效的合作机制,形成综合性的照护网络,全方位确保老年患者在围术期得到全面、优质的支持。
老年患者围术期是老年患者面对应急状态的特殊时期,进行高风险老年患者围术期管理、细化老年患者的个体化需求,是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的重要举措。一位75岁的藏族患者,患有2型糖尿病伴有并发症、心律失常、肺部感染、肺大泡以及存在营养风险。该患者在接受膝关节置换手术后20天,身体状况恢复缓慢,食欲差、恶心纳差明显,基础疾病出现波动,在青海红十字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后接受了十余天的积极临床干预和科学康复治疗,患者病情好转满意出院。出院后患者儿子给老年医学科陈永新主任发送微信,真诚感谢老年医学科团队并为团队点赞,感谢老年医学科的白衣天使给予老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最后还诚挚地献上了象征圣洁的哈达和制作精美的锦旗,上面书写着“医德高尚暖夕阳,精心护理似亲人”。此项工作开展以来受到我院手术系列科室积极响应和肯定,老年病MDT团队相继走访了外科、骨科、妇科、眼科、耳鼻喉科,输出老年医学理念,共同为高风险老年患者围术期管理保驾护航。青海红十字医院老年医学科的实践,充分体现了医院对老年患者群体的深切关怀和高度负责的态度。在医院领导的正确指导和全体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老年医学科不断深化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模式,强化服务效能。
在今后的工作进程中,老年医学科将持之以恒地提升老年友善医疗单位的品牌价值,始终秉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理念,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医疗质量,全力保障老年患者在围术期能够获得更安全、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科室将强化多学科协同,践行初心使命,增进人民健康福祉,助力老年群体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文/图:老年医学科
排版/责任编辑:臧莉
审核:阿尖措 董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