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强妇幼健康服务的战略部署,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对高危儿的早期识别与规范化诊疗能力,青海红十字医院专家团队于9月18日-20日在海北州第二人民医院、祁连县人民医院分别举办了“高危儿规范化诊治能力提升培训班”及“医共体模式下基层医院危重新生儿急救能力提升培训班”。现场座无虚席,参会总人数突破300人次。这不仅体现了基层医务人员对提升专业能力的迫切需求和高度热情,更彰显了医联体在整合资源、推动优质医疗下沉方面的强大生命力和广泛影响力。
此次培训聚焦基层医疗实际需求,采用 “理论授课 + 案例分析 + 实操演练” 相结合的模式,确保培训内容 “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助力基层医护人员掌握核心救治技术,推动区域医疗资源联动,铸牢母婴安全防线。
母婴安全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石,也是千家万户幸福安康的坚实保障。当前,新生儿窒息复苏、早产并发症等突发险情仍对基层医疗机构构成挑战,亟需通过多学科协作(MDT)模式,推动诊疗体系的优化与升级,提升基层应对突发险情的能力。在培训会上,青海红十字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姚彦莉在“医共体模式下基层医院危重新生儿急救诊治能力提升培训班”中,培训内容更侧重于急救实操能力提升,结合医共体建设要求,解读了《危重新生儿转运与急救流程规范》,强调了医共体内部 “上下联动、快速响应” 的重要性,明确了基层医院在危重新生儿急救中的职责与转运衔接要点。随后,专家团队现场示范了新生儿心肺复苏、气管插管、脐静脉置管、早产儿保暖等核心急救操作,并设置模拟急救场景,组织学员分组进行实操演练。专家们一对一指导,纠正操作细节,确保每位学员都能熟练掌握急救技能,有效提升基层医院应对危重新生儿的应急处置能力。
本次学习班聚焦基层临床实际需求,围绕新生儿复苏流程规范、产房内高危新生儿管理、高危儿的用药安全管理、高危儿额面发育异常的早期识别、耳鼻喉科对高危儿听力障碍的多学科协作管理、小儿外科急症在高危儿中的特点与紧急处理、高危儿脑损伤的影像学诊断进展等多个方面展开深入讲解。授课专家们结合最新指南和临床实践,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讲解,内容新颖全面、贴近实际、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受到参会人员的一致好评。为基层医护人员提供了高质量的学习平台,更在理念上实现了突破。通过培训,为各基层单位进一步树立了“全民健康管理”的理念,强化了对高危儿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意识,推动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的转变。
文/图:新生儿科
审核:阿尖措 董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