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早产儿,这里最温暖——走进青海红十字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每个孩子都是降落人间的天使
但有些宝宝迫不及待地提早来到人世间
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危急的疾病
为抢救生命他们大多一出生
就被送到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
虽然跟妈妈短暂分别
但在这有一群“天使妈妈、天使爸爸”呵护着他们
给他们最温暖的生命守护
让我们一起走进
青海红十字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看看早产儿宝宝如何在这恢复健康重回妈妈怀抱的吧……
“快快快,超早产儿要转下来了。快准备暖箱马上要从产科手术室转来。”9月30日16时,这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青海红十字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宁静,只见一位新生儿医生推着一个刚出生的宝宝急匆匆地进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紧接着,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护士长张小平等医护人员便开始了对这个刚出生宝宝的紧急抢救……
回想曾经“小点点”也经历了一次次惊险危急的抢救,但每一次在新生儿医护奋力与死神的争夺下,她都闯了过来…

小点点是个胎龄仅25+6周的超早产儿,4月30日出生,出生时体重只有560克。她早早来到人间,一出生,便要面临一场“生死大战”。小小出生后1分钟评分1分,在产房内进行清理呼吸道、正压通气及胸外按压后,5分钟3分,10分钟5分。之后她被紧急转新生儿科,这提前降临的天使出现呼吸急促、呻吟、口吐泡沫……生命危在旦夕。青海红十字医院为产妇保驾护航的新生儿科医生冯锦亚等快速出动,通过新生儿转运车将小小平稳转到新生儿监护病房。
超早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感染、新生儿窒息、极低出生体重儿、适于胎龄儿、高危儿……出生还不到一天的“小点点”却要承受这么多危重的诊断。由于小点点是超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因此带来慢性肺病、感染等一系列棘手的问题,在治疗上也给医护带来了巨大压力与挑战,但新生儿科主任姚彦莉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康静、石延玲、陈果、主治医师吴巧艳从来没有放弃过。
小点点突然出现血压、血糖降低,又出现严重感染……她经历了一次次情况危急的抢救,好在守在身边的医护及时有效救治;从有创呼吸机到无创呼吸机再到加温加湿高流量氧疗仪辅助呼吸,在医护人员的努力下,她病情一步步好转;开奶后她因突发感染只能禁食,而如今变成了“大胃王”,每隔3个小时就能吃下25毫升的奶,每次还意犹未尽;饭量增加了,体重也见涨,从刚出生时的560克无精打采的“小瘦猴”,经过“天使爸爸、天使妈妈”3个多月的精心喂养,已经变成2180克精神机灵的“小毛娃”……
“她的肚子就像个'黑洞',每次吃完奶,也不像其他孩子的肚子会鼓起来。”说起小点点,她的管床医生吴巧艳、石延玲医生一脸幸福,就跟说自家孩子一般。“有时候我抱她时,她无意地握住我的手指,我能感觉到她强烈的生命力,这也给了我无限的动力。她变得健康起来,我的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目前,小点点已经转出新生儿监护病房,重回妈妈怀抱了。
其实,在青海红十字医院新生儿监护病房里,像小点点这样的早产儿还有很多。青海红十字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姚彦莉主任医师介绍,胎龄28周至37周是早产儿,而28周以下的称为超早产儿。近年来,随着二胎、三胎政策的放开,高龄高危孕妇增多,早产儿特别是超早产儿的数量随之增加。在病房里,几乎一半以上都是早产儿,出生2000克的新生儿算大的,出生时胎龄28周的新生儿算晚的,他们的危重疑难程度可见一斑,但是新生儿监护病房的医护们从未放弃过。
“随着科技的发展,治疗手段有了很大的突破,很多过去家里人都放弃治疗的早产儿,现在都能得到及时有效地医治。为了能够让更多的新生儿得到救治,青海红十字医院自2016启动省内第一家“移动NICU”以来,已经成功转运了周边地区的4000余例的危重儿,形成了一个移动生命岛。”姚彦莉说。
如何降低早产儿的出生率以及让早产儿拥有更精彩的人生,也是姚彦莉主任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她提出,“要关注妈妈孕前、孕期、生产、早产儿救治以及早产儿康复治疗、高危儿随访这整个周期。”
姚彦莉主任解释说,降低早产儿的出生率要从妈妈身上下功夫,早期预防从妈妈怀孕之前开始,建议有高危因素的女性孕前进行系统检查,在医生指导下合理控制高危因素后再怀孕。高龄高危孕产妇建议到大型综合医院,产科与多学科联合守护孕期母胎平安,并选择安全的生产方式以及专业的护理,护佑新生儿平安降生。如果早产儿还是降生了,家长也不要轻言放弃,相信新生儿医护凭借丰富经验以及先进治疗方法全力救治每一位早产儿。此外,还要重视早产儿的后期康复治疗,让他们不仅活下来,并且要更精彩地活下去。
最温暖的 生命呵护
愿每个孩子都健康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