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加强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防范生物安全风险,保障医务人员及公众健康,进一步提升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水平及应急处置能力,青海红十字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于2025年8月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周系列活动,院领导、委员会成员、各实验室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参加。
一、召开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专题会议,完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强化责任意识
8月6日下午在放疗楼1号会议室召开了2025年第二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工作会议。首先,由实验室生物安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院长助理苏伟部署安排国家卫健委实验室生物安全飞行检查相关工作,强调生物安全是医疗质量与科研工作的"生命线",要求全院实验室以"零容忍"态度落实风险管控,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马秀清汇报了实验室2025年上半年组织自查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随后保卫科科长罗昌明、输血科主任仲海娟、病理科主任逯金海、生殖中心实验室黄文军、司法鉴定实验室韩玉珍分别汇报2025年上半年生物安全及安全生产自查存在问题及落实情况;科教科梁燕主任汇报医院科研项目审查情况,
会议最后审议《青海红十字医院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名单》《青海红十字医院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职责》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内容。
二、培训在先,事半功倍,以生物安全专题培训提升实战能力
三、实战演练:模拟突发场景,锤炼处置能力
居安思危方能行稳致远,8月8日上午8:00在2号楼检验科进行了生物安全应急演练,此次演练按照应急预案内容模拟了以下场景:
1.病理科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发生化学危险品溅洒处理流程;
2.检验科采血组工作人员李娜采集标本,不慎被针刺伤立即实施职业暴露(针刺伤)处理流程;
3.输血科工作人员开盖用力过猛,不慎将试剂喷溅到眼睛处置流程;
4.检验科免疫组工作人员马春燕在加样操作过程中不慎将血液标本打翻溢洒到桌面处置流程;
5.检验科生化组工作人员赵仕荣在离心标本过程中发生盛有潜在感染性物质的离心管发生破裂,污染了离心机,立即实施处置流程;
6.检验科微生物工作人员王世琳发现毒株菌株失窃,立即启动菌毒株失窃处理流程。全程历时50分钟,各环节衔接紧密,展现了医院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演练全程有序,各科室协作高效,充分验证了医院生物安全应急预案的可行性与队伍响应速度,经过现场演练及评价提高大家对发生职业暴露处置流程的熟悉程度,增强标准预防意识从而达到正确规范处置的目的,确保实验室人员安全,铸牢生物安全防线。
四、总结提升:以练促防,织密安全网络
此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安全周系列活动采用"会议+培训+演练+总结"的组合模式,强化了实验室工作人员生物安全责任意识及安全防护意识,提升应对生物安全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为未来有效开展安全生产、维护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提供了应急保障,也为医院应对突发风险提供了实战经验,为医疗质量与科研创新保驾护航。
文/图:马秀清 刘守珠
审核:阿尖措 董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