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对高危儿的早期识别与规范化诊疗能力,青海红十字医院专家团队于10月28日至11月1日在格尔木市人民医院、海西州人民医院分别举办了“高危儿规范化诊治能力提升培训班”、“医共体模式下基层医院危重新生儿急救能力提升培训班”及“MDT模式下高危儿早期识别与规范化管理”培训班。现场座无虚席,参会总人数高达300人次。这不仅体现了基层医务人员对提升专业能力的迫切需求和高度热情,更彰显了医联体在整合资源、推动优质医疗下沉方面的强大生命力和广泛影响力。

此次培训聚焦基层医疗实际需求,采用“理论授课+ 案例分析+现场查房”相结合的模式,确保培训内容“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助力基层医护人员掌握核心救治技术。当前,新生儿窒息复苏、早产并发症等突发险情仍对基层医疗机构构成挑战,亟需通过多学科协作(MDT)模式,推动诊疗体系的优化与升级,提升基层应对突发险情的能力。在培训会上,青海红十字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姚彦莉解读了新生儿复苏指南,并到科室进行查房,现场解答疑难问题,给大家上了生动的一课。
本次学习班聚焦基层临床实际需求,围绕新生儿复苏流程规范、产房内高危新生儿管理、高危儿用药安全管理、高危儿颜面发育异常的早期识别、耳鼻喉科对高危儿听力障碍的多学科协作管理、小儿外科急症在高危儿中的特点与紧急处理、抗生素使用规范、高危儿脑损伤的影像学诊断进展等多个方面展开深入讲解。授课专家们结合最新指南和临床实践,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讲解,内容新颖全面、贴近实际、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受到参会人员的一致好评。这不仅为基层医护人员提供了高质量的学习平台,更在理念上实现了突破。通过培训,各基层单位进一步树立了“全民健康管理”的理念,强化了对高危儿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意识,推动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的转变。
文/图:新生儿科
审核:阿尖措 董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