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视频请关注上面的二维码
淋巴水肿是一种由淋巴回流障碍引起的慢性疾病,因淋巴液淤滞在组织间隙形成淋巴水肿,临床表现为上肢或下肢的持续肿胀、沉重感、疼痛、反复“丹毒”、皮肤溃疡等症状。淋巴水肿发病率较高,全球患病率约3.5%,我国约有5200多万淋巴水肿患者,且随着癌症患病率的增加,淋巴水肿患者数量每年也呈上升趋势。
通俗来讲,淋巴水肿就是淋巴液因各种原因导致回流困难后,积聚在身体对应部位,表现出局部水肿、继而发生组织纤维化和脂肪堆积的现象。后期皮肤增厚、粗糙、坚韧如象皮,亦称“象皮肿”。
张阿姨因宫颈癌术后出现右下肢反复肿胀,严重影响生活,辗转多家医院,尝试过多种治疗方式。给予药物等多种治疗方案未见明显好转,由肿瘤内科张宽主任介绍到手足显微骨科就诊;由手足显微骨科王成福主治医师接诊后,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诊断为右下肢淋巴水肿,充分评估后,决定为患者实施最新前沿术式——超显微淋巴管-静脉吻合术(LVA)彻底解决患者的淋巴回流障碍问题。
青海红十字医院手足显微骨科于2023年率先在青海省内开展超显微外科技术下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治疗四肢淋巴水肿,凭借其精湛的医术和敬业精神,已成功让省内40多位上下肢淋巴水肿患者受益。
术前,专家们通过高频超声和ICG荧光造影对功能淋巴管精准定位,术中在显微镜下对淋巴管或微静脉进行小心吻合。在专家们的精心施术下,手术圆满成功。
继发性淋巴水肿是由获得性淋巴流动障碍引起。常见病因包括创伤、慢性感染和恶性肿瘤。在西方国家,最常见的原因是恶性肿瘤的治疗,尤其是乳腺癌、妇科肿瘤淋巴清扫。寻找到有功能的浅集合淋巴管支数越多,吻合后的手术效果就越理想,由于淋巴水肿患者淋巴管的直径通常为0.1~0.5mm,隐藏在长期水肿硬化的组织中,寻找它们不亚于在一堆散乱的线卷中找线头;再加上淋巴管管壁薄如蝉翼,稍一用力就容易损伤,这就需要手术医生具有扎实的淋巴解剖知识和精湛的超级显微外科技术,对医生的体力和耐力也是极大的考验。吻合血管直径0.1 ~ 0.8 mm,需要超显微外科技术。最近,术前和术中使用吲哚菁绿(ICG)淋巴造影显示未闭淋巴管,这使得LVA可以通过微创手术恢复淋巴流动,因此LVA在早期淋巴水肿中成为一种有吸引力的选择。
团队介绍
阿尖措
主任医师
青海红十字医院副院长
司法部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个人,青海省先进工作者。青海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青海省骨科学分会脊柱微创学组组长、青海省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脊柱微创学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脊柱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白求恩基金会骨科基层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显微脊柱专委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骨肿瘤学组委员、中国医促会材料学组青年委员、骨科在线骨肿瘤专业编委、中华医学会显微专学会青年委员。率先在省内开展微创技术治疗脊柱骨折、椎间孔镜技术、通道下脊柱微创手术技术、脊柱显微镜技术,在上颈椎损伤及畸形的手术方面经验丰富,擅长退变性脊柱疾患、脊柱结核、脊柱肿瘤的手术治疗,脊柱微创技术及脊柱畸形矫正技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年完成各类脊柱手术600余例,完成三新项目11项,主持及参与科研项目6项,参编专著《脊柱内镜微创技术》。
郭立平
主任医师
骨科主任
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全国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分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全国委员,中国老年医学会骨与关节分会委员,西部关节镜与运动医学联盟委员,西北保膝联盟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外治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青海省骨科分会常务委员,AO青海省专家委员会委员。
王成福
主治医师
中国医师协会显微外科淋巴学组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骨肿瘤学组委员,中国医疗器械显微外科分会委员,擅长四肢、会阴淋巴水肿(省内首次开展LVA治疗四肢淋巴水肿)、阿尔茨海默症,先天、后天性手足畸形矫正,四肢血管神经修复,四肢断肢再植,四肢急慢性创面修复及创伤后功能重建、手足肿瘤,糖尿病足诊治治疗。
马继伟
主治医师
从事骨科临床8余年,曾在山东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进修学习,擅长各种骨折、创伤的救治。尤其在创伤骨科、手足外科、显微外科以及对大面积创面皮瓣修复,断肢(指)再植及拇、手指再造等治疗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现任青海省医师协会骨科分会足踝外科专业学组委员。
马子伦
住院医师
擅长:四肢急慢性创面修复、周围神经卡压、手足先天性畸形、四肢肢体肿瘤、手足创伤骨折、断指(肢)再植。
张永烜
住院医师
擅长:四肢急慢性创面修复、周围神经卡压、手足先天性畸形、四肢肢体肿瘤、手足创伤骨折、断指(肢)再植。
文/图:手足显微骨科
审核:阿尖措 董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