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苍茫辽阔的青藏高原上,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从小就因"早发性脊柱侧弯"被迫套上了生命的枷锁。他们的脊椎如同被暴风雨摧折的幼苗,不仅扭曲着身体,更将心肺挤压得无法自由呼吸。对他们而言,每一声奔跑的欢笑都成了奢望,每一次同龄人的注视都如同一把利刃刺痛着内心。来自四川的小西、西藏的小阿和小米,就属于这样的孩子,自出生后不久,因为脊柱畸形导致的“身体畸形”就困住了他们的人生,让他们自己和家庭都因此陷入了难以言说的困顿和痛苦。由于他们的生活环境地处偏远牧区,交通极度不便,加之拮据的家庭经济让他们根本没有机会前往医疗资源优越的城市就医。早发性脊柱侧弯畸形不仅严重影响了心肺的发育,更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深深的创伤。由于他们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样在操场上尽情奔跑、玩耍,稍有剧烈运动就会气短、心慌。同龄人异样的眼光和嘲笑,让他们变得自卑、内向,不愿与人交流,只能独自承受着这份痛苦。
仁爱无疆:跨越生命禁区的守护
2024年的深秋,北京海鹰脊柱健康公益基金会携国内顶尖脊柱矫形军团开启"天路"征程,数十位脊柱畸形治疗领域的顶级专家为西藏自治区群众开展了脊柱畸形的筛查公益义诊活动。在这次意义非凡的活动中,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脊柱外科副主任邝磊教授和基金会的工作人员翻越数座海拔4500米的雪域雄关,历时72小时辗转三省,在稀薄空气中完成了山南地区脊柱畸形的筛查工作。当医疗队掀开三位少年褴褛的藏袍,映入眼帘的不仅是严重畸形的躯体,更是孩子们眼中濒临熄灭的生命之光。“这三例必须立即干预,否则不久后就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心肺功能!” 邝教授的会诊声回荡在筛查点。海鹰基金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将承担起他们的治疗费,并免费将他们送往水平更高的医院进行治疗。
医者匠心:缔造高原矫形新范式
青海红十字医院阿尖措副院长带领的脊柱外科团队毫不犹豫地接过了这场跨区域生命救治的接力棒。由于畸形严重,这些患者接受矫形手术前往往需要接受长达半年甚至一年的头颅-骨盆环牵引治疗。为减轻病人的痛苦,在最大限度矫正畸形的同时降低手术风险,邝磊教授与阿尖措副院长团队紧密合作,为患者制定了详细而周全的治疗方案,创造性地提出了先行后路多节段畸形环形松解,随后行头颅-骨盆环牵引,最终截骨矫形的序贯治疗策略。
2025年五一劳动节假期,邝磊教授和阿尖措副院长团队为这三位患者实施了最终的截骨矫形固定融合手术,手术平均耗时7个小时,均取得了圆满成功。
生命重塑:挺起希望的脊梁
2025年5月下旬,当高原格桑花初绽之时,三位患者顺利出院。三个挺拔的身影让所有参与救助活动者热泪盈眶。他们的身高平均增长了22cm,畸形矫正率达96%、肺活量提升了1400ml。曾经被疾病束缚的身体,如今终于可以自由地舒展;曾经被阴霾笼罩的心灵,如今也重新充满了阳光。
"这不是普通的手术,是给灵魂安装支柱。"海鹰基金会理事长刘海鹰动情地说。十载春秋,三百余例成功案例,北京海鹰基金会用仁心仁术在雪域高原筑起生生不息的希望长城。从雅鲁藏布江畔到三江源头,青海红十字医院与海鹰基金会正书写着新时代的杏林传奇。这支专业团队用医学的温度重塑生命曲线,让每根挺直的脊梁都成为托起希望的支柱。人间虽有暗夜,但海鹰基金会就像一盏明灯,通过“高原脊柱健康”项目,一次次照亮了高原上那些被疾病困扰的孩子们前行的道路。我们坚信,在社会各界群策群力、携手共进之际,众多患者将得以接受救助,他们的生活也将焕发出如阳光般绚烂夺目的光彩,绽放出无尽的美丽与动人的魅力。而对于那些曾经饱受疾病折磨的孩子们来说,在爱的温暖呵护下,他们终将重新拥抱充满希望与憧憬的美好未来,奋力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纷呈、波澜壮阔的人生篇章,让生命在爱与希望的交织中绽放出最为绚烂的华章。
挺起脊梁
脊柱骨科科室简介:
作为青海省临床重点专科,在省内外同行的帮助和支持下,学科建设得到快速发展。科室拥有德国Joimax椎间孔镜设备、Delta脊柱内镜系统、西门子C型臂、惠尔G型臂、超声骨刀、微创镜下动力磨钻、进口显微镜及显微器械、进口脊柱微创通道等设备。先后被评为白求恩公益基金会骨科教育基地、UBE国际协会青海培训基地、智善公益基金会脊柱矫形定点医院、西部脊柱微创联盟医院、微创培训基地、3D打印骨科实验室。
在阿尖措副院长的带领下,科室以脊柱疾患的手术治疗及微创治疗技术为主要特色,脊柱微创手术量占科室总手术量70%以上,微创手术技术省内领先,率先在甘青宁地区开展椎间孔镜及UBE脊柱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同时也相继开展了AUSS及OSE微创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退变性椎管狭窄症,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微创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及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例数省内领先。率先在省内完成严重脊柱侧弯截形矫正术,率先在省内开展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微创通道系统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年完成脊柱手术800余台,其中脊柱内镜手术200余例,在脊柱结核及脊柱肿瘤的手术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脊柱侧弯矫正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科室年平均门诊量7654人次,年平均出院患者人数1536人,年出院危重症患者比率40.2%,三四级手术占比达52.03%。在手足外科方面,开展了拇外翻畸形矫正、手足先天性畸形矫正术、尤其在创面缺损皮瓣修复技术省内领先,率先开展了肌腱吻合、血管神经吻合、断指再植等手足显微技术。
专家团队介绍
阿尖措
主任医师
青海红十字医院副院长
司法部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个人,青海省先进工作者。青海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青海省骨科学分会脊柱微创学组组长、青海省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脊柱微创学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脊柱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白求恩基金会骨科基层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显微脊柱专委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骨肿瘤学组委员、中国医促会材料学组青年委员、骨科在线骨肿瘤专业编委、中华医学会显微专学会青年委员。率先在省内开展微创技术治疗脊柱骨折、椎间孔镜技术、通道下脊柱微创手术技术、脊柱显微镜技术,在上颈椎损伤及畸形的手术方面经验丰富,擅长退变性脊柱疾患、脊柱结核、脊柱肿瘤的手术治疗,脊柱微创技术及脊柱畸形矫正技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年完成各类脊柱手术600余例,完成三新项目11项,主持及参与科研项目6项,参编专著《脊柱内镜微创技术》。
李占银
主任医师
骨二科主任
青海省医学会骨科学会微创脊柱外科学组副组长、中国康复医学会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科普工作组委员、青海省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委员、青海省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委员,SICOT 中国部足踝外科学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从事临床骨科工作 24 年,主持完成科研成果 3 项,参与编著著作 1 部,获得治疗脊柱侧弯方面专利一项,在省内外期刊发表专业文章 20 余篇。擅长脊柱外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尤其对老年骨质疏松性病理性骨折经 PVP/PKP 治疗、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骨折、前后路手术治疗脊柱结核及脊柱骨折脱位、颈椎病及椎管狭窄症的椎间植骨融合内 固定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开展重度脊柱畸形的一期头颅骨盆环牵引 术、脊柱侧弯截骨矫形术、MIS-TLIF 及 UBE 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症。
文/图:脊柱外科 宣传科
审核:阿尖措 董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