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在青海红十字医院第七批青南支医队员、口腔医学中心支医专家孔琳杰医生的指导下,囊谦县人民医院口腔科团队成功为一名30余岁藏族男性患者实施全麻下经“口内入路右侧下颌骨囊肿刮治术+阻生牙拔除术”。这是囊谦县人民医院口腔科独立完成的首例颌骨囊肿手术,不仅标志着当地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诊疗技术实现突破性进展,更体现了我院在青南支医工作中“传帮带”的扎实成效,为高原群众口腔健康护航再添力。
精准诊断,锁定病因
该患者因“右侧面部下颌区间断性麻木”就诊,孔琳杰医生结合临床经验,建议其进行口腔颌面部CBCT检查,最终明确诊断为下颌第三磨牙(智齿)引发的“右侧下颌骨囊肿”,囊肿破坏颌骨范围长轴最大径约3cm。颌骨囊肿虽为良性病变,但持续增大可能导致面部畸形、牙齿松动甚至病理性骨折,面部麻木正是神经受压的重要警示,需及时手术干预。
技术攻坚,协作护航
下颌骨囊肿刮治术对首次开展的囊谦县人民医院而言,在麻醉管理、无菌操作、神经血管保护等方面均有较高要求。尤其是“口内入路”方式,虽具有创伤小、无面部疤痕、恢复快的优势,但对术者操作技巧和视野显露要求更高。为确保手术成功,孔琳杰医生带领当地口腔科团队联合麻醉科、手术室进行详尽术前讨论,分享成熟手术方案、操作要点及风险预案。手术当日,孔琳杰医生主刀,囊谦县人民医院口腔科索南措医生、干求医生协同操作,麻醉科与手术室团队紧密配合,精准定位囊肿并完整刮除病变组织,成功保护下牙槽神经血管束,手术过程顺利,出血量少。
支医成效,意义深远
此次手术的成功,是我院青南支医工作的生动实践:
技术扎根:帮助囊谦县人民医院填补了颌骨囊肿手术技术空白,推动其口腔颌面外科诊疗能力,特别是全麻及微创口内入路技术实现实质性提升。
惠及民生:让高原患者无需长途转诊,在“家门口”就能接受高质量手术,切实减轻就医负担。
赋能团队:极大提振了当地口腔科团队开展新技术的信心,为后续学科发展奠定基础。目前,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面部麻木症状已缓解。
持续发力,守护高原笑容
作为第七批青南支医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青海红十字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将持续发挥技术优势,通过支医专家的帮扶,助力囊谦县人民医院口腔科加强学科建设、提升疑难病例诊疗水平、拓展口腔外科手术范围。不断把先进口腔诊疗技术带到高原,为囊谦县及周边群众提供更安全、高效、便捷的口腔健康服务,让高原笑容更加灿烂。
科普知识链接:
1
为什么智齿会"吃"骨头?
1."躲藏"的智齿是祸根
横着长的智齿(近中水平阻生)像一颗"***",持续刺激颌骨,诱发牙源性颌骨囊肿,如同腐坏的牛肉会污染整块好肉
2.沉默的破坏者
早期无症状:囊肿悄悄长大,患者常误以为是"上火"
中期肿胀:面部隆起,按压有"乒乓球"感
晚期危险:骨头变薄如蛋壳,可能发生病理性骨折或面部畸形
2
紧急提醒:这类智齿必须早拔除
1.拍片发现智齿横长(全景片即可诊断)
2.即使不疼,也要在囊肿形成前预防性拔除
出现这些症状要警惕:
1.后牙区反复肿痛
2.下巴麻木或针刺感
3.面部不对称鼓起
文/图:口腔医学中心
审核:阿尖措 董秋霞
相关报道:
【青南支医】千里送医暖民心——青海红十字医院囊谦支医队联合当地县医院开展大型下乡义诊及急救技能培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