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妇幼健康水平,助力人口高质量发展,联合全国多家医疗机构特别策划推出“健康中国·妇幼保健高质量发展调研”系列直播项目。在第四场直播活动时,特邀青海红十字医院院长助理王烈宏做客直播间,围绕妇幼保健服务体系构建、医院管理创新与区域协同发展等议题,深入交流实践经验,共谋妇幼健康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健康中国”战略的指引下,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作出了一个关键决策——以青海红十字医院妇产科为龙头,组建青海省妇产科医联体。这个由77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共同编织的健康网络,如同一条生命之链,将省级优质医疗资源输送到县镇基层。在这个体系中,青海红十字医院妇产科是全省孕产妇危重症救治的最后防线,县级医院守护着常规诊疗的中间阵地,乡镇卫生院则构筑起早期筛查和入户随访的第一道防线。这种“省—县—镇” 三级联动模式,让偏远地区的孕产妇不用再翻山越岭求医问药。
在玉树市草原的帐篷诊所里,在果洛山区的医疗点中,定期坐诊的省级专家已经成为当地妇女最信赖的健康守护者。这些流动的医疗服务点不仅带来了先进的诊疗技术,更带来了生育安全。一位来自黄南藏族自治州的产妇这样说道:“以前生孩子要骑马走一天才能到医院,现在家门口就有医生,心里踏实多了。”正是这样的改变,让青海省的孕产妇死亡率显著下降,无数个家庭得以圆满。
青海红十字医院妇产科汇聚了一批既有专业知识又充满人文关怀的医护人员。他们构建的 “全周期健康服务”体系,从婚前的优生优育指导,到孕期的每一次产检,再到分娩时的安全保障和产后的康复护理,形成了一条无缝衔接的生命关怀链。值得一提的是,无痛分娩技术的推广让高原上的母亲们少了一份痛苦,多了一份尊严;高危孕产妇管理系统的建立,则为特殊群体撑起了保护伞。
然而,在广袤的西部农村牧区,传统生育观念根深蒂固,健康知识的普及任重道远。面对这一挑战,青海红十字医院的健康宣教团队创造性地开展了“马背上的健康课堂”“帐篷里的孕妇学校”等特色活动;他们用藏语、蒙古语、土族语等多种民族语言制作科普短视频,通过微信、抖音等平台传入寻常百姓家;定期举办义诊活动,不仅送医送药,更送去了科学的生育观念。
来源:生命日报
审核:阿尖措 董秋霞